九儒十丐

九儒十丐图片
九儒十丐
分类:J | 收藏:0 | 评论:
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儒:旧指读书人。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,读书人列为九等,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。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。

加入书架 打赏作者

内容简介

五笔:    vwfg    热度:    不详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联合式

解释:    儒:旧指读书人。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,读书人列为九等,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。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。

出处:    宋·郑恩肖《心史》:“一官、二吏、三僧、四道、五医、六工、七猎、八民、九儒、十丐。”

例句:    清·赵翼《陔余丛考》:“一官、二吏、三僧、四道、五医、六工、七猎、八民、九儒、十丐。”

用法:    作宾语、定语;指下等人。

感情:    中性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亦作“九儒十匄”。 元 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,读书人被列为第九等,仅居末等乞丐之上。【引】元 谢枋得 《送方伯载归三山序》:“七匠、八娼、九儒、十匄。后之者,贱之也,贱之者,谓无益於国也。”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九儒十丐》:“郑所南 又谓 元 制:一官、二吏、三僧、四道、五医、六工、七猎、八民、九儒、十丐。”

繁體解析:    儒:舊指讀書人。元代統治者把人分爲十等,讀書人列爲九等,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。後指知識分子受到歧視和苛待。

相关内容
《九儒十丐》由作者于 2021-04-19 创建并上传,古汉语-故事刊提供网络空间。如发现该作品上传人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