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中雌黄

口中雌黄图片
口中雌黄
分类:K | 收藏:0 | 评论:
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雌黄:即鸡冠石,过去写字用黄纸,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。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。比喻言论前后矛盾,没有一定见解。

加入书架 打赏作者

内容简介

五笔:    kkha    热度:    生僻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偏正式

解释:    雌黄:即鸡冠石,过去写字用黄纸,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。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。比喻言论前后矛盾,没有一定见解。

出处:    《晋书·王衍传》:“义理有所不安,随即更改,世号口中雌黄。”

例句:    议论反复曰~。 ★宋·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事物譬类》

用法:    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言论前后矛盾

感情:    褒义词

近义:    言而无信、出尔反尔

英语:    make irresponsible remarks

故事:    西晋时期,太尉王衍喜欢谈论老庄,他所论的义理随时更改,被人称为口中雌黄。他找到当时对老庄深有研究的郭象来探讨。郭象对老庄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,让王衍无法插嘴。王衍对他十分佩服说他谈老庄思想如同悬河泻水一样永不枯竭。

国语辞典:    口中雌黄[ kǒu zhōng cī huáng ]⒈  雌黄,古代用来涂盖写错的字。口中雌黄为称赞王衍能随口更正说错的话。见也作「信口雌黄」。【引】《晋书·卷四三·王戎传》。后比喻不顾事实真相,随口批评。《幼学琼林·卷二·身体类》:「口中雌黄,言事而多改移。」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谓随口更改言论不当处,如用雌黄蘸笔,涂改错字。参见“信口雌黄”。【引】《文选·刘孝标<广绝交论>》“雌黄出其唇吻” 李善 注引 晋 孙盛 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 字 夷甫,能言,於意有不安者,輒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

繁體解析:    雌黃:即雞冠石,過去寫字用黃紙,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沫後重寫。隨口更改説得不恰當的話。比喻言論前後矛盾,没有一定見解。

相关内容
《口中雌黄》由作者于 2021-04-19 创建并上传,古汉语-故事刊提供网络空间。如发现该作品上传人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