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
五笔: mmku 热度: 一般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山岳崩塌,河川干枯。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。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
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》:“夫国必依山川。山崩川竭,亡之征也。”
例句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回:“山崩川竭,其象为脂血俱枯,高危下坠,乃国家不祥之兆。”
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感情: 中性
近义: 山崩水竭
引证解释: ⒈ 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山岳崩塌,河川干枯。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。【引】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夫国必依山川。山崩川竭,亡之徵之。”汉 荀悦 《汉纪·成帝纪四》:“蜀郡 本 汉 所兴,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,殆必亡矣。”清 姚燮 《双鸩篇》:“郎饱妾共饱,郎飢妾共飢;一飢一饱与郎共,山崩川竭无更移。”
繁體解析: 山岳崩塌,河川幹枯。古代認爲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。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
相关内容
《山崩川竭》由作者于 2021-04-19 创建并上传,古汉语-故事刊提供网络空间。如发现该作品上传人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